你有没有遇到过身边的同事或家人突然说自己腰酸背痛、尿里有泡沫、脸色变差?其实,这些很可能与肾脏“出状况”有关。肾脏是身体里的“净化器”,帮我们排废物、调节电解质,还关系到血压和荷尔蒙。很多时候,肾脏被慢慢伤害了自己还没意识到,等查出来已经很严重。
有位45岁的出租车师傅老张,半年前查出肾结石,还没放在心上,结果突然肚子疼到不行,被送到医院才发现肾结石卡住了输尿管导致肾积水。医生一问,老张平时很少喝水,爱喝功能饮料,常因为忙而憋尿。有时候还酷爱喝浓茶,觉得解渴又能提神。实际上,他这些习惯正一步步拖垮自己的肾。仔细想想,身边不少人可能也经常这样。那到底哪些行为特别容易伤肾?肾脏受不了的时候,会给出哪些信号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件事,有一些你可能没意识到的小细节,其实能真真切切帮肾脏减负。
你知道吗?全球大约每10个人里就有1个肾病患者,肾脏问题真的比想象中更常见。不想踏进肾脏“危险区”,下面这4种日常习惯得格外注意,如果现在开始做出改变,真的能让你的肾脏“松口气”。
4种常见的伤肾行为,你中了几个?
爱喝浓茶、凉茶,当水喝
不少人把喝茶当成日常习惯,尤其是工作累了,来杯浓茶或者市面上的凉茶,觉得又解渴又醒脑。其实这背后隐藏着肾脏的“大危机”:
茶叶里含有较多的草酸盐,尤其是浓茶和凉茶,每天大量摄入容易让草酸和钙结合,生成肾结石。特别是有肾结石史的人,喝太多更危险;凉茶口感偏寒,且多带有中草药成分,长期喝反而加重肾脏排毒负担;很多人还习惯空腹喝茶,这种时候,肾脏过滤草酸盐和咖啡因的压力会更大;有数据显示,每天摄入浓茶超过4杯的人,肾结石发病率提升近13%。
肾脏喜欢清淡温热的水。建议日常茶水要淡、温,不要当水一直喝。如果有结石、痛风、肾疾史,更要注意。
重口味,饮食太咸
中国人饮食偏咸,大多数人都超标。吃盐太多会让肾脏长期超负荷工作,降低排水能力,提升高血压、肾炎等风险。调查发现:
中国成人平均每天摄入盐约为10.5克,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;超量摄盐人群肾功能异常概率比正常偏高38%;加工食品、腌制品、咸菜、方便面等,都是“隐形盐”重灾区。
盐多水分容易滞留,加重肾脏压力,还会造成水肿、高血压等。不仅要控制自己加盐的勺子,还得学会看配料表,尽量少吃高钠食品。
憋尿,习惯性“拖字诀”
很多人忙起来就忘了去厕所,觉得“能忍就忍一忍”,其实这是对肾很大的伤害:
尿液长时间不排出,细菌容易繁殖,易造成尿路感染、膀胱炎,甚至波及肾脏;长期憋尿,膀胱压力会传递给肾脏,慢性损伤逐步积累;医院调查显示,经常憋尿者泌尿系统感染、肾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排尿人群。
无论多忙,提醒自己定时上洗手间。排尿时不要强忍,也不要中断。肾脏需要“小动作”来守护。
滥用药物,尤其是止痛药、抗生素
感冒发烧、头痛腰痛不少人自己去药店买药扛着,抗生素、止疼片能用就用。但有些药物对肾脏其实非常“不友好”:
止痛药如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长期服用会导致肾小管损害,诱发肾炎甚至肾衰竭;不按医生建议随意吃抗生素、减肥药、保健品等都可能加重肾脏代谢负担;有报告显示,中国滥用止痛药相关肾损伤发病率达6-8%。
任何药物都不能自行长期大量服用,尤其有肾病、肝病史,一定要听医嘱。如果发现尿量减少、水肿、无力等要格外当心。
如果改变这些习惯,肾脏会对你说什么?
尿液变清澈,泡沫尿减少,异味不明显;早上起床眼皮、下肢没再莫名肿起来;近日容易腰酸背痛的情况慢慢消失;体力恢复,精神状态提升。
如果你已经有上述症状,说明肾脏已经“报警”。别犹豫,从现在开始给肾松松绑,肾健康真的能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好状态。
日常生活里怎么养肾?医生建议你可以这么做
每天饮水1.5-2升,分多次小口喝,别等渴了才喝;饮食清淡,少吃咸菜、腌制品、重口味菜肴;发现感冒、身体不舒服需用药,建议找医生,不要自己乱吃;每次排尿别强忍,该上厕所就上,注意私密部位卫生;定期查体,关注血压、尿检、肾功能三项指标。
其实,肾脏不像心脏、胃那样容易被重视,但等“亮红灯”往往已是大问题。任何一个小动作,都可能成为守护肾健康的大功臣。现在养护肾脏,为未来的自己打下稳固的健康基础。
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,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,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医生诊断。如感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参考资料:
1.《中国食物成分表(第六版)》
2.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》
3.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
4.《肾结石患者饮食管理共识》
5.《药物性肾损害防治建议》
6.《盐摄入与肾脏健康关系研究进展》
7.《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肾脏疾病现状》
实盘的股票杠杆平台,配资平台查询,场外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